全球90%的镓供应被中国掌控,美国军工和芯片巨头正因出口限制急得跳脚。 此刻,哈萨克斯坦突然出手:矿业巨头ERG砸下2000万美元,明年开建本国首座镓工厂,目标直指“全球第二大生产国”!
镓是什么?5G手机、导弹雷达、卫星通信全靠它,但提炼技术复杂到美国30多年前就彻底放弃。 哈萨克斯坦凭啥敢赌? 铝土矿是底气,中立身份是筹码,美欧“去中国化”是机会。 一场资源博弈的牌局,新玩家要上场了。
哈萨克斯坦的欧亚资源集团(ERG)宣布,2026年将启动国内首个镓生产项目,年产能目标15吨。 这座投资2000万美元的工厂,一旦投产,哈国镓产量将占全球总量的近2%,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供应源。
目前全球镓年产量仅760吨,中国控制着90%以上的份额,去年对美出口禁令直接让美国军工和高端芯片企业陷入原料荒。
镓的稀缺性源于其独特的提取难度。 它不是独立矿种,而是铝土矿或锌矿冶炼废液中的微量伴生物,一万吨铝土矿仅能提炼出几十公斤镓。美国早在1987年就因成本和技术问题放弃本土生产,完全依赖进口。
中国则通过数十年技术积累,建立起从废液回收、提纯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,形成“技术+资源”的双重壁垒。
哈萨克斯坦敢入局的底气,来自其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和现成的冶炼基础。 ERG旗下拥有大型氧化铝厂,每年处理数百万吨铝土矿,提炼镓所需的“母液”近乎零成本获取。 该国已探明铝土矿储量1.6亿吨,全球排名第11位,原料供应不成问题。
但技术仍是最大短板。 哈国缺乏镓的分离提纯工艺,也没有成熟产业团队。 2000万美元投资仅够搭建基础产线,后续规模化生产需追加数倍资金。 ERG计划引入国际合作伙伴填补技术缺口,目前正与欧洲设备商洽谈合作,同时向中国寻求深加工支持。
镓只是哈国关键矿产野心的冰山一角。 政府计划在2028年前将稀土和稀有金属产量提高40%,新增10个矿床。
该国已探明铀储量全球第二,产量占全球38%;铜储量2000万吨(全球第11位),锌储量670万吨(全球第7位)。 东哈萨克斯坦新发现的锂矿品位高达5.3%,预估价值157亿美元,瞄准电动车电池市场。
为吸引外资开发这些资源,哈政府推行了激进改革。 托卡耶夫总统推出“英国式”矿业法规,简化探矿权审批,实施“先到先得”许可制。
税收政策也向高附加值加工倾斜:铀矿按产量阶梯征税(4%-18%),铜税率8.55%,锌税率10.5%。 阿斯塔纳金融中心(AIFC)为外资提供国际仲裁保障,降低政策风险。
地缘平衡术是哈国的核心策略。 对美国,2022年签署关键矿产协议,美企Kaz Critical Minerals已获勘探许可;对欧盟,加入“矿产安全伙伴关系”,承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石墨项目投资。
而对中国,哈国定位为“互补者而非竞争者”:2024年中哈贸易额438.5亿美元,增长6.8%,中方参与建设30万吨电解铜厂,东方希望集团投资120亿美元开发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。
产业链短板仍制约哈国野心。 其精矿出口欧洲需经“中间走廊”,运费高昂;本土深加工能力薄弱,多数矿产以原材料形式外运。
政府计划培养3000名地质专业人才,但技术转化周期漫长。 正如ERG的镓项目,从建厂到稳定产出至少需3年,而中国已掌握99%的低纯度镓精炼技术,技术代差非短期能跨越。
#热问计划#
配资世界门户,港股配资,a股如何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